包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这里,一铲一锹修补受损生态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年春天,因捡拾枚鸟蛋而被法院宣告缓刑的李某,按照其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检察院签署的民事公益诉讼调解协议,来到呼伦贝尔市检察院海拉尔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基地,开始了为期两年共义务浇水30天的劳务代偿。

这个基地是内蒙古多个检察公益林基地之一,李某是受益于检察公益林基地的众多违法者之一。

在内蒙古,检察公益林基地承载着补植复绿、社会实践、社区矫正以及形象化展示等多重职能,已经成为检察机关践行“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保护的实践样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联合相关部门打造检察公益林基地约2.6万余亩,包括呼和浩特市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主题公园亩、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检察公益林亩、牙克石生态修复基地亩……

3月11日,科左中旗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人员来到“公益诉讼保护林”,即包罕国有林场和乌斯吐自然保护区进行实地勘查,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

从补植复绿到第一块基地建设

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社会了解公益诉讼工作不是检察机关的“独角戏”,希望通过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教育一片群众,进而提高社会认知度和群众参与度。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王慧告诉记者,早在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试点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就提出了“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办案模式,始终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在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办案全过程。

正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鹿城包头开始了检察公益林基地的初期探索。据包头市昆都仑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孙鹤回忆,在办理卜尔汉图镇乌兰计村采砂场非法采砂造成地表大面积受损案件时,检察机关经过调查、取证和诉前程序后,于年12月以包头市国土资源局昆都仑分局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法院当庭判决,全部支持了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

判决生效后,昆都仑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大青山沿线工矿企业清理整顿和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方案等,并在检察机关建议下决定建设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利用3年时间对22处废弃砂坑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社会了解公益诉讼工作不是检察机关的‘独角戏’,希望通过办理一个案件,恢复一片青山,教育一片群众,进而提高社会认知度和群众参与度。”孙鹤表示。

年5月,经过1年多建设,废弃砂坑都已填平,在这片曾经千疮百孔的土地上,昆都仑区检察院卜尔汉图镇生态受损恢复区和补植复绿基地的牌匾悄然竖起。

包头市检察院检察长孙建民认为昆都仑区检察院同行政机关共同建立补植复绿基地,切实发挥了检察院公益诉讼发起者、协调者、督促者、监督者、保护者的作用,是把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体现。经他提议,一个月后的包头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推进会上,卜尔汉图补植复绿基地成为与会人员生态守护的重要打卡地。

曾应邀到法庭观看检察机关以案释法宣传公益诉讼工作,又见证了乌兰计村变化的包头市人大代表郑绍华充分肯定检察机关的做法,他认为,挂有“检察”元素的基地,是公益诉讼工作最形象的展示与最生动的普法。

在现场参观学习的包头市青山区检察院检察长尚震宇则表示,基地是打造“有保护、有修复、有目标、有成效”生态修复工作体系的重要一步。“补植复绿”机制将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功能,助力生态检察与绿色检察,实现天蓝、山青、水碧。

经过学习与研讨、观摩与实践,建设检察公益林基地的种子在这些公益诉讼检察人的心中扎下了根。

由星星点点到连成一线

随着探索日臻成熟,内蒙古检察公益林基地的面积逐年扩大。而今,如星辰点缀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检察公益林基地,正在不断扩大,慢慢连成一线。

从包头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推进会回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检察官潘志荣就一直在考虑打造公益诉讼补植复绿林地的设想。恰在此时,潘志荣走访发现,曾因非法开垦林地被适用缓刑的达茂旗乌克镇农民张某仍在林地耕作。检察院向旗林业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立即责令其停止非法占用林地违法行为,并对非法占用林地植被限期予以恢复。经说服教育,张某将非法套种的林地全部退出,并种植了柠条。

年9月,达茂旗检察院、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合三家之力,在这片土地上建成了亩的公益诉讼补植复绿林地,“有了这片林地,就可以让有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的当事人直接参与补植复绿,从‘毁林人’真正变成‘植绿人’。”潘志荣深有感触地说道。

年8月,鄂尔多斯市的汪某在该市东胜区检察院检察公益林补种樟子松棵、补种面积24亩,并按时浇水养护,实现了自己将受损生态“一铲一锹”补回来的承诺。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汪某因滥伐林木导致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林业专家认定涉案土地因土壤、气候等原因,不适宜原地补植复绿。检察机关决定让汪某在新建成的检察公益林进行等额生态补偿。

据呼伦贝尔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刘耀国介绍,实践中存在不少涉林、涉矿案件毁坏生态得不到修复,有的是涉案当事人本身无力修复,有的是难以就地修复,有的是当事人愿修复而无适合的地点,这也导致案子判了、人关了,荒山荒地依旧在。

针对受损生态环境因客观不能修复、不易修复的情况,检察机关根据相关规定:无法完全修复的可以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探索利用检察公益林基地进行异地替代性的修复,而异地替代性的修复也成为检察公益林基地建设的推手。

刘耀国坦言,在呼伦贝尔市,先后选址余亩宜林地建设的“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修复基地”、利用牙克石市凤凰山余亩荒山建设的“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在扎赉特旗中心林场建立的“森林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基地”等,除具有环境资源补偿性功能外,也有利于对积极修复生态的当事人从轻处罚,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落实,同时作为警示教育基地,通过以案释法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和恢复性司法理念,让公众切身感受绿水青山的来之不易。

随着探索日臻成熟,内蒙古检察公益林基地的面积逐年扩大。而今,如星辰点缀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检察公益林基地,正在不断扩大,慢慢连成一线。

在包头,几年间检察公益林基地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石拐区检察院建起亩公益诉讼补植复绿基地,固阳县检察院规划了余亩的公益诉讼补偿林基地,九原区检察院打造了亩的梅力更生态恢复基地,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同当地住房与城乡城市局、水务局联手在矿山公园挂牌建设亩的检察公益林……截至目前,包头地区共建立“公益诉讼补偿林”和“补植复绿基地”等.5亩,推动恢复被破坏林地植被.79亩。

“从星星点点到连成一线,是内蒙古检察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